"成縫"的必要條件
一、縫紉及其必要條件
將兩片或兩片以上的縫料以不同的方式疊置、用針引線把它們連接成一體或在縫料表面用針引線繡制出不同裝飾圖案的工藝過程統(tǒng)稱為“縫紉”(無線熱熔連結的特殊縫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通常有手工縫和機械縫之分。
在成衣化愈演愈烈及縫制設備品種、檔次不斷升級的今天,高質、高效的機械縫已占據整個縫制業(y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份額;手工縫盡管所占份額已不太多,但在傳統(tǒng)縫制藝術品加工中卻仍葆其不可替代的魅力。目前除了真正的人工手縫,還出現了如珠邊機一類的高檔衣物特殊形式仿手工縫.
機械縫又分一般的鎖式線跡平縫、鏈式線跡包縫和繃縫,還有鎖孔眼、釘扣、套結加固縫以及花樣繡花裝飾縫以及開袋與袋口縫紉兩工序合一的特殊縫等。
縫料的材質、厚度、組織、顏色、縫制款式以及所使用的縫制設備或縫制手段不同,所選擇的縫線和縫針在種類和規(guī)格上也有不同的配伍:
A、一般情況下軟薄料用細線、配小號機針;硬厚料用粗線、配大號機針。否則會出現線跡強度與縫料強度的失調,同時更加劇縫料產生皺縮、滑移和斷針、斷線、跳針等縫制的弊病
B、平縫機推薦用左旋縫紉線,因為左旋縫線在縫紉時有加捻的趨勢,它有利于強度的保持和補賞;
C、包(繃)縫機則常用細棉線,因為細縫線所占據的有效空間小、對縫料較少引起變形和起皺,使鏈式線跡目視美觀、手感舒服,常用于彈性較好的針紡織品。
D、縫線和縫料在材質、顏色、強度等方面應盡量一致、接近或協調,對提高縫制品的檔次至關重要。
E、如平紋布、滌確涼等梭織品縫料,一般采用鎖式平縫設備縫制;而彈性較好的針織縫料則多用包、繃縫設備加工,如:通常的針織品內衣褲和高檔馬褲呢類外衣。
F)。對于一些縫制品的特殊部位的縫紉應兼顧其強度和彈性的協調,不然將容易產生如褲檔和腋窩等處線縫或布料的撕裂(中國人民解放軍87式三軍士兵作訓服的幾次不斷改進中就特別注意了這一點)。
以上所言是保證能形成正確線跡的最起碼條件,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成縫條件”。
衡量縫紉線性能的優(yōu)、劣,應從其抗拉強度、耐磨性、安全性、萬米無瑕率、光澤度、著色牢度等方面綜合考慮。
縫紉線按材質分類,通常有純棉線、蠶絲線、化纖線(如:滌棉、滌綸、錦綸、晴綸)、混紡線和金屬絲線等,而且通常情況下多采用兩股或兩股以上的單紗以不同的旋向和旋轉力捻合后經絲光、蠟光等特殊后處理制成的股線;也有以兩根或兩根以上的股線再行捻合而制成的復捻縫紉線,如:制鞋機上所用的扎底線28X6X3。
左旋縫線以Z表示、右旋縫線以S表示;其捻力的大小決定了縫線捻度的高低,捻度越高其強度和彈性就越高,但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捻度越高越好.
一般情況下縫紉線的捻度是否合適是這樣判斷的:取一米長縫紉線抓其兩端使之靠攏,兩股縫紉線自然絞卷圈數不應大于6。
棉縫紉線的縫紉性能雖好,但在洗滌后其縮水率大于合成纖維縫紉線,而且其耐磨、耐撕拉性能和耐化學腐蝕性不及后者,加之純棉衣物占全部服裝總量的份額已不多、高質量的絲光棉線價格又十分昂貴,因此目前已很少使用棉縫紉線的場合;短纖維滌綸縫紉線則因其成本較低、耐久性和縫紉性能優(yōu)良,已幾乎為所有的常規(guī)面料縫制時采用。
縫紉線的粗細是用其支數或旦數來表示的.
支數是棉、毛、絲、麻等短纖維單紗線徑粗細的計量單位.它是表示一定重量的紗線所具有的單位長度的倍數,支數越大、紗線越細(如:9。7X6包芯線、14。5X3絲光線、11X3滌綸線);旦數則是用于天然長纖維和人造長纖維紗線粗細的計量單位,表示一定長度的紗線所具有的單位重量的倍數,旦數越大則紗線越粗(如:#60—75d/2、#50—75d/3、#30—150d/3)。
對于機械縫,我們按照縫紉線的不同使用場合把穿過直針孔的縫紉線叫“面線”或“針線”;把通過平縫機梭芯套梭皮引出的縫紉線叫“底線”或“梭線”;把通過包縫機彎針孔的縫紉線叫“彎針線”;把繃縫機縫紉中覆蓋在縫料背面的縫紉線也叫“彎針線”;而對其它覆蓋在縫料正面、用于加固和裝飾用線跡的縫紉線則統(tǒng)稱為“覆蓋線”。
二.“成縫”的失效分析
縫制過程中,起連接、固定作用的縫紉線一旦被拉毛、劈股、斷裂出現失效,正常的縫紉作業(yè)將難以為繼,即便是要強行作業(yè)那也只能是在繼續(xù)制造廢品。
小小的縫紉線看似微物一件,實在不可小視。
20多年前,我曾親眼目睹一樁“繩鋸木斷”的危險表演:
剛進廠的一位小青年好奇、倔犟地硬要用他那粗壯的手指緊靠高速運轉中的縫紉線,試圖看誰更厲害,結果縫線在他手指上留下的血痕才讓他心悅誠服地聽了“老人言”.記得當時是空軍某航空縫制品加工企業(yè)使用縫速在4500r.p.m左右的金獅牌GC212-8Y型高速平縫機、用強力錦綸縫紉線在縫制降落傘。
縫紉中,縫線自線架、經諸多過線零部件(如:過線架、過線桿、夾線器、左右過線勾、大線勾、挑線簧勾、挑線桿線孔、針箍過線孔)到機針穿線孔的整個有序的穿線路徑叫針線的“線道”或“線路”。
對高速縫紉中的多種縫制設備的“線道”做高速攝像—慢動作回放后的研究分析表明:在縫料上形成線跡的某一段縫紉線,在成縫之前須快速、有序地經過各個過線零部件頻數均達數十次之多。每一個過線零部件對縫線的傷害和反傷害都絕不亞于上述那好奇、倔犟的小青年“繩鋸木斷表演”中手指受到的損傷.
縫線在工作中產生被拉毛、劈股乃至斷裂的原因以及過線零部件需要耐磨、光滑的現特性因此就不再難于理解。
在“剛柔相濟”、高速運作的縫紉工作中,要想保證其有條不紊地持續(xù)進行,我們不能不對“剛”(各過線零部件和傳動件)與“柔”(縫線和縫料)兩個方面做綜合兼顧:
A、縫紉線在工作全過程中要經受高速、高頻次的反復穿拉,必須具備較高的抗拉強度、耐磨性、均勻度和合適的張力與溫升;
B、各過線零部件必須光潔,無銳棱、毛刺,同時還要有較高的耐磨性(如:局部熱處理、拋光后鍍硬鉻;嵌裝高硬度和表面高光潔度的復合材料或陶瓷制成的穿線孔襯圈)才能滿足穩(wěn)定的工況;
C、針線、梭線、彎針線穿線的穿繞均先后有序,不得有混亂和相互拌繞的現象發(fā)生。
如能滿足以上要求,一般情況下出現的縫線拉毛、斷裂、工作失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但是以下情況的特例在實際縫紉工作中將不可避免、需慎重對待。
三、結束語
以上兩例足見:不管是平縫機還是繃縫機的“成縫條件”失效和縫紉故障均易發(fā)生在線環(huán)的形成階段,這是因為縫料對縫線的摩擦阻力引起縫線最嚴重的松捻常常發(fā)生在直針由最下位剛剛開始回升的線環(huán)形成階段。此時,一方面因縫線、機針對縫料的摩擦阻力不同,導致縫線不能同機針同步上升而呆滯在縫料下面;另一方面,繼續(xù)回升的機針容線孔下沿會不斷地抬起滯留在縫料下面的縫線而形成并不斷地擴大線環(huán)并使之成形過大而扭曲。
|